从“引进来”到“共同开发” 汽车合资企业进入
发布时间:2025-10-25 12:23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焦磊)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开始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新方向。与此同时,国外汽车企业与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协同演化不断向“深水区”挺进,推动产业技术合作不断落地,加速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中外合资合作模式如何从“引进来”走向“共同发展”,开启“走出去”新篇章?在最近举行的日产中国品牌之夜40周年庆典上,日产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表示:“我们的商业计划Re:Nissan旨在重新定义它为您现在和未来提供的价值。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中国。”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技术领先性和用户认知度使其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标杆。”长期以来,中国市场巨大的产能一直是全球汽车企业的核心吸引力。如今,这一角色发生了变化。中国正在从“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转变为“全球创新的中心源泉”。这种变化为中外合资企业催生了新主题,创造了新机遇。 据报道,日产汽车于1985年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汽车品牌之一。其中,与东风汽车集团长达22年的合作,至今仍是iChina汽车行业规模最大、深度最广、范围最广的合资项目之一。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迭代和消费,简单的产品导入模式已不再可持续。r 中国市场的需求。要引领这一转型,我们必须打破传统依赖,探索植根中国的新模式。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志新表示,他回国的初衷之一就是推动日产在中国的快速转型。 “从产品定义和开发节奏,到供应链整合、定价策略和市场聚焦,中国团队比以前拥有更大的控制力。”马志新说。这使得中国市场成为战略制定的重要考虑因素,反映出它已成为创新引擎。比如今年4月推出的东风日产N7,成为最快破万元的合资纯电动车型之一。 Iván Espinosa 表示:“N7 的成功清楚地表明,当我们将全球和本地人才团队的经验和市场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规划时,如果说制度和模式创新是内生驱动,那么对中国用户的深入了解则是这一变化的外在驱动。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自然追求智能化和个性化。他们的需求正在重塑汽车作为“第三空间”的定义。可见,日产的转型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继承了“技术日产”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质量,我们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年轻且创新”的公司。新的“热情”品牌形象的背后,是该公司积极响应中国用户需求的举措。本次品牌之夜发布的两款新品,就是这一变革理念的具体实现。全球首款N6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轿车注重中国家庭用户对舒适性、智能性、耐用性的综合需求灵活性。天籁鸿蒙座舱将领先的合资燃油汽车与中国领先的智能座舱生态系统(华为鸿蒙)相结合,体现了合资汽车公司积极融入中国智能生态系统并为现有市场改善用户体验提供全新解决方案的战略步骤。不仅如此,caGlobal mionet“Frontier”由日产中国设计、开发和生产。专业人士从中国走向世界。这标志着合资公司的角色实现了新的飞跃,从“为中国造车”到“中国为世界造车”。 “在新的全球本土化模式下,日产不仅要为中国市场生产汽车,还要为世界提供来自中国的竞争力。”马志新表示。 “中国推动创新,是我们连接世界的新能源汽车之旅的重要支柱。”伊万·埃斯皮诺萨表示,“我们在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尚未到来。”